51品茶轻量版_全国风楼阁约茶,全国空降网页版,同城附近200元学生

 
首 页 | 校(院)新闻 | | | | | 基层校(院)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学习时报》专栏刊发我校(院)常务副校(院)长郝彤的署名文章
 
《持续提升地方党校决策咨询水平》
 
时间:2025-07-18    来源:《学习时报》2025年07月11日11版 教学科研    作者:郝彤    编辑:    审核:宁杰    访问数:人次
 

  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党校(以下简称宁夏区委党校)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胆探索、积极作为,在服务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中彰显独特价值,不断提升为党献策水平。近两年来,宁夏区委党校向省级领导报送智库专报83篇,得到肯定性批示47篇。

  推动教研咨一体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找准党校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紧扣党之所需、发挥自身优势”。宁夏区委党校高度重视决策咨询工作,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教研咨一体化融合发展模式。一是打造“教学出题、科研解题、成果进课堂与决策”的闭环体系。在主体班次教学中,将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埂⒅沃谢褡骞餐逡馐兜戎卮罂翁庾萄ёㄌ?,组织学员开展结构化研讨。2023年以来开设的“建设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瓜刃星蠼蔡?rdquo;,每年邀请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负责人现场解读政策,教研人员及时转化为教学案例,形成多篇决策咨询报告。二是构建“学员参与、教师指导、部门联动”的智库协作机制。在“三同”实践锻炼中,组织学员与教研人员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红寺堡区部分移民村、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开展蹲点调研。近两年来形成“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政策”“产业振兴”“‘六权’改革”等方面的调研报告,由学员提供一线素材,教师进行理论提升,最终转化为自治区政协提案,推动相关政策调整。这种“师生协同、研学一体”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咨政成果的实践价值,更培养了学员的调查研究能力。三是创新“智库成果进课堂、咨政经验进教材”的转化路径。将《调研咨询专报》中的典型案例编入教材,开发“咨政报告撰写实务”情景模拟课程。通过建立“案例库—教材—课程”的转化链条,实现咨政成果的教育价值最大化。

  夯实调查研究基本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教研人员要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宁夏区委党校将调查研究作为咨政工作的生命线,构建起务实管用的方法体系。一是建立“选题”筛选机制。校级层面设立战略选题库,聚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确定“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等重大选题;部门层面组建学科攻关团队,围绕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布局开展专题研究;教师层面实行“揭榜挂帅”,这种上接天线与下铺地线相结合的选题机制,确保咨政方向紧跟党委、政府决策。二是创新“调研”方法体系。开展“沉浸式”田野调查,组织教研人员在闽宁镇驻点3个月,记录移民致富历程;实施“解剖麻雀”式案例研究,对石嘴山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长期跟踪;推行“学员+教师”协同调研,这种“传统+现代”“定性+定量”的调研方法组合,极大提升了咨政成果的科学性和精准度。三是完善调研成果管控。建立“专家盲审—部门会审—领导终审”三级审稿机制,参照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内参标准制定12条质量规范。2024年送审的《调研咨询专报》退改率同比下降20%,批示转化率提升至44%,创历史新高。通过建立“选题—调研—写作—审校”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每篇咨政报告都经得起实践检验。

  创新决策咨询工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向未来,党校要做好理论研究、对策研究这个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大学问”。为更好发挥党校为党献策的独特价值,宁夏区委党?;黄拼陈肪兑览担葱戮霾咦裳ぷ骰?,形成“三点发力”的工作格局。一是打造“校直合作”新平台。与自治区纪委监委等14个区直部门建立协作机制,联合设立“党风廉政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5个重点研究基地。2024年与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合作的“安全生产”“防汛抗旱”研究课题,直接推动相关政策出台。通过建立“部门点题—党校答题—成果共享”的合作模式,实现咨政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二是开辟“央地联动”新通道。依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对口帮扶机制,建立“选题共研、成果共推、平台共建”合作模式。2025年联合申报的一篇决策咨询报告,实现宁夏区委党校内参成果历史性突破。通过构建上下结合的咨政协同网络,有效提升咨政成果的层级和影响力。三是探索“数字咨政”新模式。依托宁夏区委党校图书馆数据平台,开发“智库大数据栏目”,集成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建立咨政成果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咨政工作数字化转型。

  培育专业化咨政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校来说,培育人才是关乎全局的重要环节。”宁夏区委党校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积极构建人才成长体系。一是构建“双导师”培养体系。通过建立“理论导师+实践导师”的双导师制,使青年教师实现学术能力与实践经验的双提升。二是创新“赛马制”激励机制。举办青年智库骨干论坛,建立“基础津贴+成果奖励+绩效加分”薪酬体系。在近年来评选的“决策咨询新秀奖”中,青年教师咨政成果占比从35%提升至58%。通过建立“以成果论英雄”的评价机制,激发青年教师的咨政热情。三是打造“互动式”交流机制。与宁夏大学、宁夏社科院建立人才互聘制度,2024年引进3名社科领域专家担任特聘教授,自2023年起,共选派4名骨干教师到市级党校挂职学术副校长,搭建起上下贯通的人才成长平台。通过建立“校际—校地”人才交流机制,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

  作者:郝彤,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最新文章
 
>>   《学习时报》专栏刊发我校(院)常务副校(院)长郝彤的署名文章...
>>   《学习时报》刊发我校(院)副校(院)长王琼的理论文章...
>>   《学习时报》刊发我校(院)教职工工作研究文章:
>>   校(院)“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课题组在《宁夏日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
>>   【专家视野】坚持实事求是 加强党性修养
>>   【宁夏日报】绘就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   【专家视野】统筹推进“两化一振兴”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   【一线观察】助力宁夏移民向共同富裕阔步迈进
>>   《学习时报》刊发我校(院)教职工工作研究文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
>>   《解放军报》刊发我校(院)教职工理论文章:“吃饭要照镜子”...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9 -2018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怀远西路155号  邮编:750021  电话:0951-6660109  传真:0951-2082542  ICP号:宁ICP备05001228号-2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