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品茶轻量版_全国风楼阁约茶,全国空降网页版,同城附近200元学生

 
首 页 | 校(院)新闻 | | | | | 基层校(院)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校(院)新闻
 
 
八年脱贫战 旧貌换新颜 ——校(院)定点帮扶隆德县奠安乡旧街村、张田村综述
 
 
时间:2020-06-19    来源:办公室    作者:    编辑:马强     审核:    访问数:人次
 


旧街村全貌  

张田村全貌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澎湃前行。2020年,脱贫攻坚,披荆斩棘进入“决战时刻”。

  2020年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宁夏考察调研,在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今年是校(院)定点帮扶隆德县奠安乡旧街村、张田村第八个年头。去年,旧街村、张田村成功实现整村脱贫。如今,当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得到保障,产业发展势头加快,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升,曾经的贫困村旧貌换新颜,当地百姓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幸福生活。

  回望八年脱贫战,党校人扶贫信念坚如磐石,爱民情怀始终不渝,奋斗脚步从未停歇,以“实干”力度传递“扶贫”温度,将真情大爱留驻百姓心田。

  非比寻常的重视

  始终将定点扶贫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检验一张答卷好不好,不妨回到出题处。

  旧街村、张田村地处六盘山西麓,受自然条件、发展基础、思想观念等因素制约,是隆德县奠安乡六个贫困村之二。

  2013年,校(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号召,主动承接了定点帮扶两个村的光荣任务。自开展定点帮扶以来,校(院)委把责任扛在肩上,带头将主要精力放在脱贫攻坚上,把定点扶贫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成立常务副校(院)长负总责、分管副校(院)长直接负责、人事处具体负责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年初制定计划、年中听取汇报、年末审议报告、不定期研究部署的长效工作机制。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校(院)委班子成员深入当地调研
 

  为民呼者,景从者众。八年来,围绕实现“人脱贫、村出列、促长远”的目标,校(院)两任常务副校(院)长郑震、蒋文龄每年至少3次踏上这块热土,深入考察、走访调研;分管副校(院)长郝彤自上任以来平均每2月1次深入当地百姓中了解帮扶计划实施情况。


常务副校(院)长蒋文龄深入当地调研
 

  把他乡当故乡,视百姓如亲人。八年来,校(院)委班子成员带动全体机关干部尽锐出战,先后选派四批次10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其中处级干部4名,科级干部6名。定点帮扶期间,一批批扶贫干部深入贫困村、贫困户,积极做好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工作,以微薄之力奋力打开脱贫致富新天地,结下“同袍谊、扶贫情”,成为校(院)用心用情用力推进定点帮扶工作的缩影。截至目前,先后有6人因帮扶成绩突出得到提拔使用,4人得到职级晋升;2名第一书记被评为全区驻村帮扶工作先进个人,校(院)在2019年被评为全区驻村帮扶工作先进单位。


副校(院)长郝彤代表校(院)委看望慰问当地贫困百姓
 

  众人齐心,其利断金。八年来,旧街村、张田村扶贫需求从最初的“讲困难、要帮助”,到后来的“抓项目落实、送百姓实惠”,在“报忧”与“报喜”的转变之间,凝聚着校(院)帮扶一步一个脚印的行动。

  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如今,校(院)以“全面脱贫”为坐标,用心描摹的定点帮扶画卷,画质日渐精美,气韵更加动人。

  倾尽全力的付出

  始终将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作为根本之策坚持到底

  在与校(院)结对子之前,旧街村、张田村贫困程度深、人均资源少、财政收入低,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步伐缓慢、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

  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就要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谋实策出实招,集中优势资源扶持主导产业,着力帮助当地百姓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在反复考察论证后,校(院)将发展产业作为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突破点,坚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根据帮扶村实际,选准选优贫困群众致富产业,将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作为根本之策坚持到底,“造血”有章法、帮扶接地气。


校(院)投资在当地兴办种植业和养殖业
 

  根据张田村山地多的实际情况,校(院)通过实施“两个带头人”工程,投入帮扶资金27.44万元,成立种养殖、林下经济等3个专业合作社,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入股、务工;帮扶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基础母牛、生态鸡、生态猪等养殖,帮扶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早熟土豆、辣椒、包菜等种植业。

  根据旧街村没有村集体经济现状,投入帮扶资金63.65万元。其中,投入42万元建成一个55米长、13米宽,饲养种兔300只、育肥兔2400只的标准化种兔养殖繁育基地,产权归集体所有,采取由养殖大户承包、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托管”方式运行,带动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种兔、肉兔养殖,实现了村集体收入、贫困户产业发展、养殖大户盈利的“三赢”。


校(院)援建的蔬菜大棚和养殖业合作社
 

  充分利用食堂优势,购买帮扶村肉牛养殖合作社肉类9952余斤及贫困户种植蔬菜76953余斤,支付资金34.74万余元。2020年,投入7.1万元帮扶5户贫困户建设蔬菜拱棚5个。

  八年间,校(院)向张田村、旧街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07.15万元,其中用于帮扶项目资金171.79万元,2019年以来消费扶贫投入资金35.36万元;协调帮扶资金156万元。


校(院)食堂设立专柜用以购买定点扶贫村农产品
 

  2020年,校(院)还将投入69.07万元,用于产业扶贫和文明乡村建设;计划投入60万元用于消费扶贫,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初步制定《消费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力争用三年时间将张田村打造成校(院)食材供应基地,以此推动扶贫产业升级,促进帮扶村产业稳定发展。


当地百姓在蔬菜大棚内收菜
 

  如今的旧街村和张田村,特色种植产业园内果蔬争春、绿意盎然,兔、猪、牛、鸡养殖基地规模壮大、产量喜人。资金和技术都用在了“点”上,让两个村的“面子”和“里子”一样好。

  血浓于水的情怀

  始终将扶智扶志作为长久之计持续用力

  拔掉“穷根”,绝非一蹴而就之事。破除思维惯性方能摆脱路径依赖,找准奋斗方向。

  立足于此,校(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扶智扶志扶信心,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让农民既“富口袋”也“富脑袋”。

  坚持每年组织校(院)教师赴定点帮扶村开展理论宣讲2—3次,及时将党的最新理论、最新政策部署传达到帮扶村党员群众中去;2019年投入资金4万元,通过“领导讲政策、专家讲技术、身边人讲故事”三种方式,配合系列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引导农民群众“知党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使“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成为农民学技能、用政策、促发展、增和谐的重要载体和思想理论武装的重要阵地。

  坚持每年组织评选“脱贫光荣户”、“致富带头人”和孝老爱亲先进典型等,以身边人的事迹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坚持每年利用“六一”儿童节开展送“送一个书包、一本字典、一套读物、一套学习用品、一套服装”活动;对帮扶村贫困在校大学生,每人每年资助600—1000元,共有15名贫困大学生受益;每年春节期间,校(院)领导都专门走访慰问困难学生家庭,鼓励贫困学子成长成才。

  坚持实施“三大三强”行动、“两个带头人”工程,让党群、干群关系更加亲密。在张田村开展功能型党小组和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在旧街村成立村监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成效,张田村从软弱涣散村摇身一变成为三星级党组织,旧街村也成长为二星级党组织。

  惟日孜孜,无敢逸豫。脱贫攻坚还在持续推进中,在这条脚沾泥土、心系群众的扶贫路上,校(院)将携手旧街村、张田村人民,乘势而上、一往无前,将脱贫攻坚的硕果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基石,以优异的成绩,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新文章
 
>>   校(院)举办春季学期部分主体班次结业式
>>   在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展现党校作为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高度政治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   深入基层做“四员” 三级联动促发展
>>   【喜报】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荣获2023年度自治区效能目标管理考...
>>   聚焦民族工作主线 为科研咨询问诊把脉——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到校(院)调研...
>>   校(院)召开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   全区党校(行政学院)校(院)长会议召开
>>   校(院)委会认真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
>>   校(院)委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9 -2018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怀远西路155号  邮编:750021  电话:0951-6660109  传真:0951-2082542  ICP号:宁ICP备05001228号-2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204号